
画家卢志强:用心于画外
卢志强,字甲木,号寅森,1962年10月生于福州。中国美术学院博士,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学位委员会主席、研究生导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福建省文化名家。【详细】
“学者型画家”李豫闽: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,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
李豫闽,祖籍河南,1961年11月出生于漳州。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1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“文化名家”。【详细】
九旬画家张金鉴: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,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
张金鉴,1929年生,国画得恩师傅抱石亲授,并承傅氏水墨画风。长期从事美术教学、创作和研究工作,1992年退休于福州教育学院。【详细】
“考古人”杨琮:入闽40年,立起闽越国文化考量标尺
杨琮,19955年7月出生于西安,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。现为闽江学院闽都学者、讲座教授。1999年获国家文化部“优秀专家”称号,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“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【详细】
-
李少君:主动地生活,被动地写诗
你受过的苦,你经历过的磨难,从更长远的时间看,最后都会化成诗意。——李少君【详细】
-
抒发中国情感,凝聚中国精神,努力创造中国诗歌新的辉煌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,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,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。【详细】
-
余岱宗|逃离、归来与梦想
逃离与归来的母题在各种文学故事中屡见不鲜。为了摆脱恶劣的外部原因不得不远走他乡,与衣食无忧却渴望逃离,这是两种不同的出走。【详细】
-
余岱宗|城市空间与闪光灯记忆
成业的《漂浮的风景》,以三重感知开启城市记忆:第一重感知是簇新的城市景象,第二重感知是记忆中的旧街道风景,第三重感知是荧幕上具有异国风情的影像风景。【详细】
-
谢冕|行孝的天河——读陈家恬《将心比心》
谢冕,福建福州人,文艺评论家、诗人、作家,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,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,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。【详细】
-
40年,铸就文学的时代品格
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文学始终坚持与社会共进步,与人民同呼吸,具有鲜明的人民性、时代性和创新性,涌现出大量反映时代变革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优秀作品。【详细】